視頻:歐佩克決定維持石油不減產  來源:中央電視臺
  中新網12月10日電 香港《大公報》10日評論稱,自今年六月國際原油上探每桶115美元高點後,一場無硝煙的“油價大戰”在全球悄然上演。不到半年時間,石油價格一路下泄,累計已大跌了近40%。國際油價前景如何?關鍵還要看當今能源市場兩大炒手:被稱為傳統“土豪”的石油輸出國組織“歐佩克”和被稱為頁岩油“新貴”的美國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所謂市場,實際上就是一種供求關係,國際石油市場亦然。造成國際石油價格暴跌主要原因是全球增長乏力,特別是金融危機後曾作為拉動世界經濟“引擎”的新興國家增長放緩。國際原油市場供大於求,每天供應過剩100萬至150萬桶。
  但與此同時,美國與歐佩克的石油大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,石油產量仍在繼續擴大。美“頁岩油革命”改寫了全球能源市場,水力壓裂法等開采新技術的採用,令美能源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,美正憑藉成熟的新技術刻意壓低油價,攻城略地,重塑國際能源版圖。
  全球油價下跌總體上對美經濟有利,也直接打擊了其戰略對手俄羅斯。美國本土石油產量的大增,不但自身進口減少,也推動了全球供應的增加。最新數據顯示,自國際油價下跌以來,美石油產量增加了7.5%,已躍升至908萬桶,創1983年以來最高水平,其中頁岩油產量占了一半。占全美頁岩油88%的三大頁岩油產區,平均盈利門檻是每桶65美元,但在個別地區,即使油價跌至25美元,依然有利可圖。美在這場價格戰中處於明顯優勢地位,就產量而言,僅北達科他一個州產量就超過利比亞全國,阿聯酋全國產量還不及一個得克薩斯州。
  面對美氣勢洶洶的進攻,歐佩克應對乏力,唯有咬緊牙關硬撐。11月底,歐佩克作出不減產的決定,正式向美宣戰,試圖保住傳統的市場份額。不僅如此,世界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沙特阿拉伯決定增產降價,對撼美廉價油,在維持高油價和市場份額的兩難選擇中,沙特選擇了後者。從明年一月開始,沙特出口至亞洲的所有等級的石油售價較上月每桶降價1.5至1.9美元,出口美國的降價0.1至0.9美元。伊拉克也決定,從明年開始日均石油產量從目前的二250萬桶提升至300萬桶。
  沙特擁有龐大的資產儲備,石油盈利門檻較低,抗打擊能力較強,縱使短期內財政出現大幅減少,也不至於傷及筋骨。但在歐佩克內,也只有科威特、卡塔爾、阿聯酋與沙特相似,盈虧油價在70至80美元,其他成員就大不相同了。委內瑞拉、伊朗、尼日利亞等,及非歐佩克成員的俄羅斯可承受的油價都在100美元以上,低油價剛持續半年,委就瀕臨破產,俄也叫苦連天。
 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石油大戰中,究竟誰能笑到最後,結局難料,但對刺激全球經濟發展,低油價卻是一個利好訊息。(施君玉)  (原標題:港媒析全球油價大戰:“新貴”對決“土豪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p36jpfq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